從有問題到沒問題 by 成英姝
[http://blog.chinatimes.com/indiacheng/archive/2009/01/24/371002.html]

金凱瑞的新作《沒問題先生》的預告片裡,有兩個相反的金凱瑞,一個只說no,一個只說yes,中間顯然發生了某件事,讓他從其中一個變成另外一個。我一度以為金凱瑞是從yes man變成no man,因為我的問題是無法好好處理「拒絕」他人這件事。

《沒 問題先生》是一部典型以大眾娛樂為基調但訴求給現代人生活帶來激勵的電影。畫地自限,生活單調沉悶,縱使內心想擁有跟眼前完全不一樣的生活,但大多數人從 不以為自己可能吃飽飯沒事做變得很狂野,發失心瘋地把生活變成冒險。所以需要發生點什麼事,讓人在一種莫名奇妙的不得已狀態下,來個大轉彎。

這片把人生的問題簡單到所有問題都是是非題,yes or no改變你的人生,不是多重選項的選擇題,也不是申論題,也不是計算題。看起來太粗糙,可是,也許人生真的要靠這樣簡化的極端來檢視?

也只有透過把問題這樣不合邏輯地極端的簡化,才能建立一種即刻判別的制約,達到最短時間改變根深蒂固的行為模式的效果。人的行為的巨大改變,通常來自信念的改變,當你的信念改變,行為就會開始一樣一樣地改變。Yes man的方法相反,不讓你做任何思考地強制逆反原有的每一個行為,最後達到信念的翻轉。當信念改變,你的世界就會徹底改變。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它用一種反向操作來證明信念即世界。

先前我們說,主角在這故事裡前後是兩個不同的人,本來是no man,後來變成yes man,但很明顯的不只如此,我們看到的重點不是兩個不同的人,而是兩個人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世界明明是同一個,每件事明明一樣地運轉,世界甚至不會因為歐巴馬上任而改變,何況你。然而no man的世界跟yes man的世界確實完全不一樣,你不得不同意那確實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一個人可能沒力量去改變所有人的世界,也許有些政治家、革命家、宗教家可以。一個人甚至沒有力量改變自己以外的另一個人的世界,但是一個人改變自己的世界,綽綽有餘。我們以為要去改變別人,就是想辦法叫別人改變,但真正能work的方法,其實是改變自己。不是改變自己去適應別人,是你希望在別人身上發生的改變,其效應會跟自己有個對應,那就從自己先轉換到那個對應的頻道上,而對方就會自然也轉身到這個方向。

基本上我覺得《沒問題先生》算是部有激勵效果的電影,它是一部商業娛樂片,美商電影公司會拍這樣的故事,本來就是從現代人面臨的困局出發,換言之,投合大眾。這片乍看談得表面,但我覺得夠一針見血,人往往活得太謹慎,不敢解開自己脖子上的繩子。

當金凱瑞變成徹底的yes man,他面臨一個必須放棄強行的制約而去自行做出判斷的局面,換言之,之前的制約看起來像是束縛,其實是一種依賴,而依賴有一天一定要拋掉的,當你在這個信念裡成長了,你就必須學習獨立。再說一次這部電影把說yes跟說no變得很極端,但這個極端化是一種方法性的東西,如果你從一開始就覺得你不是一個極端化的人,你說yes跟說no是經過判斷的,你又怎麼知道你不是在依據一個很狹隘無知的經驗資料庫做判斷?

開頭時我說到我還以為這部電影是教人如何說no,等我看完電影明白了,我想我比較是因為過去說的yes夠多吧?說yes並不只是對人,若只對人,就變成只是承諾了,那麼嘴上說沒問題到頭來問題可大著的人多了。說yes的重要是對事,對那件事說yes意味的是去做那件事。對你原本會說no的事說yes是意味你嘗試之前你不曾跟不會去嘗試的事情。

我以前最討厭那種動不動想出「向XXno!」這種標語的人,我覺得用把什麼事情貼上惡魔標籤作為向人(在之前已經向自己)洗腦的方法的人很可悲,對任何事物深入而豐盛的本質以及生活多層次複雜而繽紛的內涵從來沒有過富饒錯綜的體會,如果不承認你只有單一想像力,為何對惡魔就只有單一的想像力?

no man的金凱瑞,生活在一個非常狹隘的世界,因為他對所有的事物說no, 就把所有的事物拒絕在外面,那麼當然最後他就只剩下能容納自己的一個什麼都沒有的空間。但人們未必對生活在象牙塔裡感到缺憾。有些人不知道自己住在象牙塔 裡,可是也有些人知道。他們的信念就是把那些事物拒絕在外,可是就因為他們拒絕,他們不曾真正地知道那些事物是什麼,也因此他們不知道自己損失跟錯過了什 麼,於是他們真的就不感到任何缺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ryjasp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